(单选题)在大批量生产馒头、油条等食品时,常常将可食用的苏打粉溶于水之后倒入面中,以增加食品的蓬松感,苏打粉的主要成分是:
A.碳酸钠
B.碳酸氢钠
C.氢氧化钠
D.氯化钠
解析
第一步,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。
第二步,小苏打学名碳酸氢钠,化学式NaHCO₃,白色细小晶体,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。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,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。此特性可使其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,在大批量生产馒头、油条等食品时,常把苏打粉融水拌入面中,热后分解成碳酸钠、二氧化碳和水,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溢出,可致食品更加蓬松,碳酸钠残留在食品中。
因此,选择B选项。
拓展
A项:碳酸钠,又叫纯碱,但分类属于盐,不属于碱。国际贸易中又名苏打或碱灰,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,主要用于平板玻璃、玻璃制品和陶瓷釉的生产,还广泛用于生活洗涤、酸类中和以及食品加工等。碳酸钠并非苏打粉的主要成分。A项错误。
C项:氢氧化钠,俗称烧碱、火碱、苛性钠,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,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,易溶于水(溶于水时放热)并形成碱性溶液,另有潮解性,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,可加入盐酸检验是否变质。氢氧化钠并非苏打粉的主要成分。C项错误。
D项:氯化钠,无色立方结晶或细小结晶粉末,味咸。外观是白色晶体状,其来源主要是海水,是食盐的主要成分。工业上一般采用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方法来生产氢气、氯气和烧碱(氢氧化钠)及其他化工产品,医疗上用来配置生理盐水,生活上可用于调味品。氯化钠并非苏打粉的主要成分。D项错误。
考点
人文科技
科技
物理化学
来源
2018年上半年江西省九江市事业单位考试公基真题第91题